临床医学(八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 一、 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00301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八年制) Clinical Medicine(Eight-year program) 二、 专业培养目标 八年制医学教育以“八年一贯,本博融通”为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人才(医学博士)。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 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 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4) 尊重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5)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它医师的帮助。 (6)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7) 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2.知识目标 (1)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 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 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4) 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原则。 (5) 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 (6) 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7) 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疾、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8) 掌握中国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9) 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10)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技能目标 (1) 全面、系统、准确地采集病史。 (2) 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能规范书写并口头汇报病史。 (3) 运用基本的诊断和技术规程,对所获得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能判读基本的辅助检查结果,包括常见疾病的心电图、影像资料、血液及生化检查结果等。 (4) 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对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疾病、多发病采用适当而经济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并兼顾患者的价值取向。 (5) 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 (6) 具有一般急症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4.公共卫生和促进健康水平目标 (1) 掌握影响群体健康和疾病的相关知识。 (2) 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 (3) 具有从事社区服务的基本能力。 (4) 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5) 能够与卫生、保健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 5.交流与沟通能力 (1) 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各种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其实质内容。 (2) 具有准确、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 (3) 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使病人及其家属能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4) 与同事、教育工作者、社区医务人员、医疗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与合作。 (5) 具有团队协作共事和领导能力。 (6) 具有传授知识、传播信息的积极态度和能力。 6.信息管理能力 (1) 能独立、快速地从图书馆(含电子信息库)和其它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所需的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 (2) 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 (3) 保存医疗工作记录,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7.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 (1) 临床工作中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有依据的质疑与循证。 (2) 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 能提出假设和分析问题,主动寻求和评价不同来源的相关信息,运用科学思维去甄别、阐明和解决患者的问题。 (4) 作出诊断与治疗决定时,能理解并考虑到疾病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概率。 (5) 具有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6)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医学研究,撰写医学论文。 8.身体及心理目标 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与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胜任医疗及科研工作。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八年 学分要求:毕业时必须达到292学分。必修课程189学分,选修课必须修满4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学分≥12,专业基础课选修≥11,专业课选修学分≥19。 五、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自然辩证法、人体结构学,细胞、分子与基因、组织与功能、病原生物学、损伤与反应、药理学、临床病理病理生理与治疗、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科学、临床技能学、医学科研训练。 六、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机能学实验、细胞与分子实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损伤与反应实验、临床病理病理生理与治疗实验、全身体格检查及手术基本操作训练。 学生在基础课学习阶段需完成基础医学课题设计、实施及论文答辩,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临床实践教学98周。共安排毕业实习46周,计23学分,其中通科实习46周。通科实习按内科学、外科各14周、妇产科8周、儿科6周、社区实习4周轮转。转科实习前应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专科实习52周。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结合学校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在八年的教学中,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具体安排详见教学进度表。 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三部分。教学安排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3学期,公共基础课 第二阶段:第4~6学期,医学基础课,完成基础医学课题设计、实施及论文答辩 第三阶段:第7~11学期,医学专业课,临床床边教学 第四阶段:第12~13学期,临床实习 第五阶段:第14~16学期,个性化培养及毕业论文 根据培养需要和学生志愿,合理安排二级学科的学习和培养,此阶段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训练相结合,应达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的要求。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八、成绩考核与淘汰 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和能力及身体素质全面考核。将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考核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考核。业务考核着重检查学生的“三基”、临床技能、综合运用知识于临床实际的能力,“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的常见、多发疾病的能力,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训练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根据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每学年实行分流制度。成绩不合格者进入七年制学习,完成五年制本科学习计划者,授予医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医学硕士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考核合格,无不予毕业的违法违纪记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办法》者,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医学博士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dg百家乐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学计划表 |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总学时 |
课程类别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开课 学院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上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13 |
14、15、16 |
通识教育课 |
必修 |
10057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90 |
54 |
|
36 |
|
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
|
|
|
|
公政 |
30018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54 |
|
|
|
|
|
|
|
公政 |
300181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
3 |
54 |
|
|
|
|
|
|
|
公政 |
666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54 |
|
|
|
|
|
|
|
|
公政 |
500001 |
英语 |
12 |
216 |
|
|
|
|
|
|
|
|
大英 |
1200001 |
体育 |
4 |
144 |
144 |
|
|
|
按项目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
|
|
|
|
体育 |
1200005 |
军事理论 |
1 |
18 |
18 |
|
|
|
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18学时的实践内容归入军事训练 |
|
|
|
|
军事 |
100008 |
自然辩证法 |
3 |
54 |
54 |
|
|
|
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
|
|
|
|
政管 |
选修 |
见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总表(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原则上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攻读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攻读自然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至少修满4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 |
专业基础课 |
必 修 |
700034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2 |
45 |
27 |
|
|
18 |
2 |
|
|
|
|
|
|
|
|
|
|
|
|
计算机 |
801856 |
数据统计分析 |
3 |
63 |
27 |
|
|
36 |
|
3 |
|
|
|
|
|
|
|
|
|
|
|
计算机 |
700744 |
高等数学G |
8 |
144 |
144 |
|
|
|
3 |
5 |
|
|
|
|
|
|
|
|
|
|
|
数学 |
700220 |
无机及分析化学C3 |
4 |
72 |
72 |
|
|
|
4 |
|
|
|
|
|
|
|
|
|
|
|
|
化学 |
700221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2 |
72 |
|
72 |
|
|
2 |
|
|
|
|
|
|
|
|
|
|
|
|
化学 |
700049 |
有机化学C4 |
4 |
72 |
72 |
|
|
|
|
4 |
|
|
|
|
|
|
|
|
|
|
|
化学 |
1300652 |
有机化学实验C1 |
1 |
36 |
|
36 |
|
|
|
1 |
|
|
|
|
|
|
|
|
|
|
|
化学 |
700660 |
大学物理A |
8 |
144 |
144 |
|
|
|
|
4 |
4 |
|
|
|
|
|
|
|
|
|
|
物理 |
700745 |
大学物理实验B |
1.5 |
54 |
|
54 |
|
|
|
|
1.5 |
|
|
|
|
|
|
|
|
|
|
物理 |
700047 |
物理化学B3 |
3 |
54 |
54 |
|
|
|
|
|
3 |
|
|
|
|
|
|
|
|
|
|
物理 |
700294 |
物理化学实验B1 |
1 |
36 |
|
36 |
|
|
|
|
1 |
|
|
|
|
|
|
|
|
|
|
物理 |
700225 |
仪器分析C3 |
3 |
54 |
54 |
|
|
|
|
|
|
3 |
|
|
|
|
|
|
|
|
|
化学 |
700227 |
仪器分析实验A2 |
2 |
72 |
|
72 |
|
|
|
|
|
2 |
|
|
|
|
|
|
|
|
|
化学 |
1000276 |
人体结构学1 |
4 |
72 |
36 |
36 |
|
|
|
|
4 |
|
|
|
|
|
|
|
|
|
|
基础 |
1000276 |
人体结构学2 |
5 |
126 |
54 |
72 |
|
|
|
|
|
5 |
|
|
|
|
|
|
|
|
|
基础 |
700159 |
细胞生物学 |
3 |
54 |
54 |
|
|
|
|
|
|
3 |
|
|
|
|
|
|
|
|
|
生科 |
700160 |
细胞生物学实验 |
1.5 |
54 |
|
54 |
|
|
|
|
|
1.5 |
|
|
|
|
|
|
|
|
|
生科 |
700161 |
遗传学 |
3 |
54 |
54 |
|
|
|
|
|
|
3 |
|
|
|
|
|
|
|
|
|
生科 |
700162 |
遗传学实验 |
1.5 |
54 |
|
54 |
|
|
|
|
|
1.5 |
|
|
|
|
|
|
|
|
|
生科 |
1000327 |
早期接触临床1 |
0.5 |
|
|
|
2W |
|
|
|
|
0.5 |
|
|
|
|
|
|
|
|
|
基础 |
0700868 |
细胞、分子与基因1 |
4 |
90 |
54 |
36 |
|
|
|
|
|
|
4 |
|
|
|
|
|
|
|
|
基础 |
0700689 |
细胞、分子与基因2 |
3 |
72 |
36 |
36 |
|
|
|
|
|
|
3 |
|
|
|
|
|
|
|
|
基础 |
1000325 |
细胞与分子实验 |
1 |
45 |
|
45 |
|
|
|
|
|
|
1 |
|
|
|
|
|
|
|
|
基础 |
1000257 |
医学英语(1) |
2 |
36 |
36 |
|
|
|
|
|
|
|
2 |
|
|
|
|
|
|
|
|
基础 |
700733 |
功能高分子C2 |
2 |
36 |
36 |
|
|
|
|
|
|
|
|
2 |
|
|
|
|
|
|
|
化学 |
1000329 |
组织与功能 |
5 |
114 |
72 |
42 |
|
|
|
|
|
|
|
5 |
|
|
|
|
|
|
|
基础 |
1000247 |
机能学实验(一) |
1 |
45 |
|
45 |
|
|
|
|
|
|
|
1 |
|
|
|
|
|
|
|
基础 |
1000120 |
病原生物学 |
4 |
90 |
54 |
36 |
|
|
|
|
|
|
|
4 |
|
|
|
|
|
|
|
基础 |
1300337 |
病原生物学实验 |
1 |
36 |
|
36 |
|
|
|
|
|
|
|
1 |
|
|
|
|
|
|
|
基础 |
1000322 |
损伤与反应 |
4 |
90 |
54 |
36 |
|
|
|
|
|
|
|
4 |
|
|
|
|
|
|
|
基础 |
1000323 |
损伤与反应实验 |
1 |
36 |
|
36 |
|
|
|
|
|
|
|
1 |
|
|
|
|
|
|
|
基础 |
1000328 |
早期接触临床2 |
0.5 |
|
|
|
2W |
|
|
|
|
|
|
0.5 |
|
|
|
|
|
|
|
基础 |
1000078 |
卫生学 |
2 |
45 |
27 |
18 |
|
|
|
|
|
|
|
2 |
|
|
|
|
|
|
|
公卫 |
1000103 |
医学统计学 |
2 |
36 |
36 |
|
|
|
|
|
|
|
|
2 |
|
|
|
|
|
|
|
公卫 |
1000043 |
流行病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1 |
|
|
|
|
|
|
公卫 |
1000248 |
机能学实验(二) |
1.5 |
54 |
|
54 |
|
|
|
|
|
|
|
|
1.5 |
|
|
|
|
|
|
基础 |
1000233 |
神经科学 |
4.5 |
108 |
54 |
54 |
|
|
|
|
|
|
|
|
4.5 |
|
|
|
|
|
|
基础 |
1000091 |
药理学 |
2.5 |
54 |
36 |
18 |
|
|
|
|
|
|
|
|
2.5 |
|
|
|
|
|
|
基础 |
1000335 |
学术与研究(科研设计与实施)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
|
|
|
基础 |
1000206 |
医学科研训练 |
6 |
|
|
|
12W |
|
|
|
|
|
|
|
|
6 |
|
|
|
|
|
基础 |
选修 |
1000168 |
医学史 |
1 |
18 |
18 |
|
|
|
|
|
1 |
|
|
|
|
|
|
|
|
|
|
基础 |
500516 |
文献检索 |
2 |
36 |
36 |
|
|
|
|
|
|
2 |
|
|
|
|
|
|
|
|
|
图书馆 |
1000254 |
基因工程实验技术 |
1 |
27 |
|
27 |
|
|
|
|
|
|
1 |
|
|
|
|
|
|
|
|
基础 |
1000326 |
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前沿 |
2 |
54 |
18 |
36 |
|
|
|
|
|
|
2 |
|
|
|
|
|
|
|
|
基础 |
700173 |
基因组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2 |
|
|
|
|
|
|
基础 |
1000255 |
组织培养技术及免疫组化 |
2 |
54 |
18 |
36 |
|
|
|
|
|
|
|
|
2 |
|
|
|
|
|
|
基础 |
1000012 |
法医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
|
|
|
基础 |
1000183 |
社会医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
|
|
|
公卫 |
专业课 |
必修 |
1000310 |
临床技能学1 |
1.5 |
27 |
27 |
|
|
|
|
|
|
|
|
|
|
|
1.5 |
|
|
|
|
临床 |
1000312 |
临床技能学实验1 |
1 |
36 |
|
36 |
|
|
|
|
|
|
|
|
|
|
1 |
|
|
|
|
临床 |
1000311 |
临床技能学2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
|
|
|
临床 |
1000313 |
临床技能学实验2 |
1 |
36 |
|
36 |
|
|
|
|
|
|
|
|
|
|
1 |
|
|
|
|
临床 |
1000340 |
临床技能学3 |
4.5 |
108 |
54 |
54 |
|
|
|
|
|
|
|
|
|
|
4.5 |
|
|
|
|
|
1000260 |
卫生法规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
|
|
|
公卫 |
1000317 |
伦理与职业态度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
|
|
|
基础 |
1000257 |
医学英语(2)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
|
|
|
临床 |
1000305 |
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学及治疗学1 |
5 |
108 |
72 |
36 |
临床见习1W |
|
|
|
|
|
|
|
|
|
|
5 |
|
|
|
基础临床 |
1000306 |
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学及治疗学2 |
5 |
108 |
72 |
36 |
|
|
|
|
|
|
|
|
|
|
5 |
|
|
|
基础临床 |
1000307 |
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学及治疗学3 |
4 |
90 |
54 |
36 |
|
|
|
|
|
|
|
|
|
|
|
4 |
|
|
基础临床 |
1000308 |
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学及治疗学4 |
4 |
90 |
54 |
36 |
|
|
|
|
|
|
|
|
|
|
|
4 |
|
|
基础临床 |
1000315 |
临床外科学 |
3 |
54 |
54 |
|
见习1W |
|
|
|
|
|
|
|
|
|
|
3 |
|
|
|
临床 |
1000308 |
临床儿科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
|
|
临床 |
1000309 |
临床妇产科学 |
2.5 |
45 |
45 |
|
|
|
|
|
|
|
|
|
|
|
|
2.5 |
|
|
临床 |
1000318 |
内科学进展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2 |
|
|
临床 |
1000324 |
外科学进展 |
2 |
36 |
36 |
|
|
|
|
|
|
|
|
|
|
|
|
|
2 |
|
|
临床 |
1000314 |
临床思维 |
0.5 |
18 |
|
18 |
|
|
|
|
|
|
|
|
|
|
|
|
|
0.5 |
|
临床 |
选修 |
1000048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1.5 |
27 |
27 |
|
|
|
|
|
|
|
|
|
|
|
1.5 |
|
|
|
|
临床 |
1000112 |
中医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
|
|
|
临床 |
1000053 |
精神病学 |
1.5 |
27 |
27 |
|
|
|
|
|
|
|
|
|
|
|
1.5 |
|
|
|
|
临床 |
1000089 |
眼科学 |
1.5 |
27 |
27 |
|
|
|
|
|
|
|
|
|
|
|
|
1.5 |
|
|
|
临床 |
1000010 |
耳鼻喉与头颈外科学 |
1.5 |
27 |
27 |
|
|
|
|
|
|
|
|
|
|
|
|
1.5 |
|
|
|
临床 |
1000029 |
口腔科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
|
|
1 |
|
|
|
临床 |
1000028 |
康复医学 |
1 |
27 |
9 |
18 |
|
|
|
|
|
|
|
|
|
|
|
|
1 |
|
|
临床 |
100252 |
急诊医学 |
1.5 |
30 |
27 |
3 |
|
|
|
|
|
|
|
|
|
|
|
|
1.5 |
|
|
临床 |
1000113 |
肿瘤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
|
|
|
1 |
|
|
临床 |
1000253 |
老年病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
|
|
|
1 |
|
|
临床 |
1000038 |
临床药理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
|
|
|
1 |
|
|
临床 |
1000251 |
循证医学 |
1.5 |
36 |
18 |
|
18 |
|
|
|
|
|
|
|
|
|
|
|
|
1.5 |
|
公卫 |
1000342 |
显微外科与腔镜技术 |
1.5 |
36 |
18 |
18 |
|
|
|
|
|
|
|
|
|
|
|
|
|
|
1.5 |
临床 |
1000303 |
超声诊断学 |
1.5 |
36 |
18 |
18 |
|
|
|
|
|
|
|
|
|
|
|
|
|
|
1.5 |
临床 |
1000316 |
临床综合技能训练 |
0.5 |
18 |
|
18 |
|
|
|
|
|
|
|
|
|
|
|
|
|
|
0.5 |
临床 |
集中实践教学必修学分 |
1300037 |
生产劳动 |
|
|
|
|
2W |
|
|
|
|
|
|
|
|
|
|
|
|
|
|
|
1300424 |
内科实习 |
7 |
|
|
|
14W |
|
|
|
|
|
|
|
|
|
|
|
|
7 |
|
临床 |
1300425 |
外科实习 |
7 |
|
|
|
14W |
|
|
|
|
|
|
|
|
|
|
|
|
7 |
|
临床 |
1300426 |
儿科实习 |
3 |
|
|
|
6W |
|
|
|
|
|
|
|
|
|
|
|
|
3 |
|
临床 |
1300506 |
妇产科实习 |
4 |
|
|
|
8W |
|
|
|
|
|
|
|
|
|
|
|
|
4 |
|
临床 |
1000320 |
社区实习 |
2 |
|
|
|
4W |
|
|
|
|
|
|
|
|
|
|
|
|
2 |
|
临床 |
1300435 |
二级学科及专科实习 |
26 |
|
|
|
52W |
|
|
|
|
|
|
|
|
|
|
|
|
|
26 |
临床 |
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 |
15 |
|
|
|
30W |
|
|
|
|
|
|
|
|
|
|
|
|
|
15 |
临床 |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295 |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学分34,占总学分11.5%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学分111,占总学分37.6% |
专业课程必修学分44,占总学分14.9%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学分64,占总学分21.7% |
选修课程学分≥42,其中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学分≥12,专业基础课选修≥11,专业课选修学分≥19 |
|